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1/4页)
听他讲完了以后,我耐着性子,又问:“还有么?” “还有?当然有啊,你没看过么?后来孙悟空被...。” “打住!我是问你有没有只关于老子的消息!咱们能不能别提那个西天取经的故事,好不?”石娃绝对是被憋疯了,见到我兴奋的就好像是老熟人一样,可看看周遭冰柜、冷库,我就释然了,是啊,这么一位天天与死尸打交道的少年,不憋疯,心理素质已经算是很好了。 他思索了半晌,吧嗒吧嗒嘴,又说:“师傅,听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有一个故事。” “什么?快说来听听!” 能够得到一丁点的线索,我都会非常兴奋,自阴曹地府离开,一切都好似大海捞针,看老子踪迹又如水中望月,没错,老子是中华民族的信仰,他的足迹被后世人广泛研究,关于他的说法也是层出不穷,我都想了,假如在黄河得不到消息,那就只能采用另外一个方法,去海南,到南山不老松四周打听打听。 石娃用他组织不清晰的语言,将一个故事告知了我。 具体年代他忘了,以前也是他父亲的口中听到的,说古时候,大禹满世界的跑治水,其中甘肃更是重灾区,黄河泛滥,千里哀鸿,雨季退却之后,大禹带着江河水族,忙着疏通河道,可每一年,兰州依旧治理不好,于是,大禹向天下征集意见,有一位叫‘颉’的人说:“黄河水势泛滥,非人力所能抵挡,依在下之见,不如去请水牛入水,大水来临之时,由水牛帮着开垦底部淤泥,疏通河道,以牛治水。” 大禹思来想去,接受了建议,为此前往东方青牛山,找到牛神商议,以体恤苍生疾苦,求水牛帮助。牛神很好说话,派了上万水牛随着大禹一同治水,在一次黄河奔涌而来之时,水牛入水中帮忙开垦淤泥,水势实在是太猛了,连水牛也扛不了太久,等打通河道,解决黄河泛滥之后,水牛同样也是死的一头都不剩。 为了感激牛的贡献,大禹命人铸造黄河青铜牛像,但在建造之时,‘颉’又建议说:“牛像坤,坤为土,土胜水,再铸四个人,七星铁柱桥锁。” 大禹问他是什么意思? 颉说,七星柱代表天空,仿佛北斗七星,四个人代表擎天四柱,四头牛代表四极,让此地形成天地宇宙,镇守黄河水患。大禹一听,立刻准了,于是让工匠连夜铸造。等到将青铜牛置于河底之后,水势明显小了很多,到了后期,只要黄河泛滥,水面上总会出现四个老汉牵着牛过河,老百姓这个时候撤离可以免受苦难。 过了不知多少年,四头牛少了一头,从那之后预测便不准了,老百姓受到了好长时间黄河的侵扰。石娃说:“师傅,这个时候老子登场了。” “登场?那你倒是说啊。”瞧他故意嘿嘿笑的模样,我就特别无奈,就俩人,有啥卖关子的? 他清了清嗓,继续说:“后来老子云游到了俺们这边,正赶上水面上出现四个人三头牛,于是,老子让随身的青牛跟着入水,充当第四头,据说祖辈人讲,本来河堤已经崩溃了,大禹又是连下了七天七夜,但黄河的水却像是老头子尿尿一样,稀稀啦啦的,一点都没事儿。” 牛属土,自古以来便有牛克水的说法,而且,1988年山西挖出过于山西省永济市挖出了唐朝开元年间的黄河铁牛,那模样与传说中大禹治水时铸造的青铜铁牛如出一辙,倒也很有可能是后世人模仿所致,毕竟,黄河实在太可怕了。 “然后呢?” “然后?然后黄河平息,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童话故事般的结尾,怎么样,漂亮不漂亮!”石娃一拍手,做出一个ok的手势。 我又忍不住的拍了下脑门,老子最终的目的地很重要,如果得不到关于他的消息,那我肯定要立刻去往海南。唉,毕竟几千年的光阴过去了,哪有那么好找,恐怕我是真的太天真了,素儿还在家等我,这是我最后改变命运的机会,没想到自己给别人趋吉避凶,算破天机,到了自己的身上却没有一个好的办法,真是可笑啊。 也许我的情绪感染到了石娃,他忽然碰了我一下:“师傅,也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听俺爹说了,老子好像留下来住了好一阵,在黄河边讲过道四十九天。” 消沉的情绪又一次恢复了,我现在只缺老子最后去的地方,只要谁能告诉他最后去了哪,我相信,这个范围会缩小很多,毕竟仙骨不同于普通的骨头,老子羽化,那仙骨肯定会恩泽一方。 然而,石娃的确是憋疯了,他说自己已经快一年没接触过外人了,平时也是在水上与尸体打交道,多数人都会刻意的远离他,当今天好不容易见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