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节 (第2/2页)
,过两年孩子上学,还能趴上去写字。”他想的多周到。 “那就再加个炕桌,大冬天咱就在炕上吃饭,舒坦。”都分家了,自家人过日子当然怎么舒服怎么来。 两人越说越精神,后来一算,家里别看钱多,要把需要的都买齐了,估计还不一定够呢。 “没事,等兔子养起来了,这些东西咱都买。”叶爹对于兔子养殖很有信心。 “我养猪养鸡也能赚钱。”一头大肥猪弄好了,可是能卖百十块钱呢(这里含有成本)。 叶冰听了一耳朵需要买的东西,翻了个身睡了,明天还是继续努力打猎吧,她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三十一章 绿绿葱葱的半山腰, 有一处高高土墙围起的院子。 这土墙真够高的,连房顶都看不着了。 上面还插着尖锐的石头块, 看着就吓人。 推开大木门走进去,是块青砖铺成的小道,里面有两棵树,一颗是桃树一颗是枣树。 都是叶冰让他爹从村里要的树苗栽的, 而且不是谁便要的,事先打听好, 谁家桃好吃,又甜又水灵,哪家杏好吃,甜丝丝的, 既然种当然要种好吃的。 桃树这边有口井,上面用青砖垒着, 还有个盖, 旁边有摇井打水的轱辘。 为了打这口井还真是不容易, 因为叶爹一直惦记打井这事,就托了很多朋友帮忙打听有这个能力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还真让他问着了,是邹家沟子的, 早年据说和军队在大西北做工程的,就打过水井,后来受伤腿折了,就回了村里。 不过老头子有点特性, 叶爹没当回事,拿着一只野鸡就上门了,没想到一说来意,老头死活不答应,直接把他撵走了。 后来叶爹八顾茅庐才把人请来,他自己说是把老头感动了,叶冰觉得是把老头烦着了,人家为了过点安稳日子,不得不答应帮忙。 邹老头是个有能耐的,在半山腰转了一圈,这踩踩那跺跺,捏捏土壤的湿度,就问叶爹想给哪打井。 叶爹说这片都成,当然最好是在院子里,这样吃水洗衣裳都方便。 后来真的在院子里打的井。 他们手上没有啥工具器械,只能用最古老的方法打井,就是用人挖,将挖到的泥土和石块运上来倒在一边,为了防止塌方,要用木头一圈圈加固,直到渗水量差不多为止,最后用青砖垒内壁,拆除木头。 打井这个活还真是有技术含量的,要不是有邹老头指挥,就是请再多的人也白扯。 这次木头是从黑牛屯买的,青砖从县城那边的砖厂拉回来的,为此还找的队长专门开的介绍信,要不人家砖厂你就是有钱也买不来一块砖。 人工就是叶爹、林大舅和二舅,不是不舍得花钱雇人,只是井口就那么大,一回也只能一个人下去,三人轮班干也累不着。 叶冰娘陪着叶冰去打猎,人家老邹头说了不要工钱,每天能吃上肉就成,谁让叶爹为了打井嘴上生花,说出许多好话,好在邹老头还比较有分寸,只提了这么个要求。 足足花了一个星期井才弄好,邹老头拿着叶爹给的两只野鸡拍拍屁股走了。 后来叶爹娘一算账,这口井只花了四十多块钱,比预想的省了不少,满以为没有二三百打不下来呢。 这四十块主要是木头和青砖钱,人工就不算了。 不过木头经过晾晒还能用,最起码冬天能当柴火烧,不亏。 这井打的悄无声息的,村里的人是都不知道的。 就是队长(求他开介绍信)有些嘀咕,铺成小路要那么多青砖么,不过要说盖房子,又差了太多,搞不明白这叶老二到底想干啥。 有了水井是方便多了,叶冰洗澡次数明显上升。 以前打一天猎,出了很多汗,浑身难受,也不过是擦擦了事。 好在她以前在战场上吃过苦,所以还是能忍的。 不过有了条件她就不想忍了,她还和他爹撒娇要了个大木盆,这是她的专属洗脸洗澡盆。 其实她更想要浴桶,可是家里地方实在太小了,反正她人小用木盆也方便。 不着急慢慢来,浴桶早晚会有的。 小木屋也是大变样,基本变成了土坯房,外头围了一圈土坯不说,就是房顶,换了更结实保暖的松木板,上面盖了一层芦苇,又用泥和草段涂抹了两层,防雨防雪还保温。 屋后头东西更多,有猪圈、鸡圈、兔子笼子还有厕所。 因为动物比较多,所以这个味道比较浓郁,这还是叶爹娘勤快的结果。 不过肥料多了,叶冰看过自留地的白菜长的特别水灵还壮实。 今年的酸菜可以多积些,不过大缸还没买着。 供销社就有半大的小缸,用来腌鸡蛋还成,就是下酱都有些嫌小。 空余的地界也被收拾出来了,种了些小葱和菠菜还,也因为肥厚,长的都不赖。 叶冰对于农业是不太了解的,但是她在宁朝可是特权阶级,在大冬天吃过菠菜的,当时好奇问了几句,好像这菜比较抗冻,等下霜了,可以用草盖上,还能生长一段时间呢。 她也不知道行不行,就想试试。 不行的话就浪费点种子罢了。 成功了的话,冬天也能吃几口绿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