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31) (第3/3页)
? 封王封侯,该是他的,一样都不会少。 宣成帝沉默半晌,终于道:拿笔墨来。 萧潜拿来了笔墨,看着宣成帝修改了原本立好的诏书,而后对萧潜道:玉玺不在朕的手上。 无妨,萧潜将那诏书折好,收进了自己的袖中,儿臣自有办法找到。 宣成帝仿佛整个人脱力似的,重重躺回到了床上。 萧潜回身走出明心殿,听得殿外喧嚣的声音更甚。 苏明琛一身盔甲上沾满了血迹,回身看到萧潜出来,怔了一下:皇上呢? 还在里面,萧潜冷笑了一声,你要进去看看吗? 萧潜你!苏明琛反身冲进明心殿,过了一会儿,他神情凝重地从里面出来,是你逼死了皇上。 萧潜冷然道:本王何至于。 宣成帝驾崩了。 他口中含着血迹,苏明琛试探了一下,发现宣成帝已然没了呼吸,如果这不是萧潜所为,那么宣成帝便是咬舌自尽。 现如今追究这些已然没了意义,端王大军兵临城下,皇城还有无数性命握在他们的手上,苏明琛沉着脸:宁王可有诏书? 萧潜将袖中明黄色的圣旨亮给他看。 那便请宁王示下。苏明琛跪了下来。 找到李有德,萧潜道,后宫嫔妃和宫女内侍还有百来号人,保护好他们,如果有子遇的下落,尽早告诉本王。 萧潜踹开几个杀至近前的反叛军,飞奔下明心殿的台阶,重新翻身上马:苏统领,宫里就交给你了! 说着冒着箭羽重新往宫外去。 端王已策马闯进了宫里,因为黄统领死守着不让他靠近明心殿,他正带着一队人马在太和殿外与禁卫军对峙。 看见萧潜从明心殿方向出来,端王目眦欲裂:萧潜,你把父皇怎么了! 萧潜轻嗤一声:端王不如先担心担心自己。 话音刚落,午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队整装的玄甲骑兵冲破防线,行至萧潜面前。 领头一人穿着厚厚盔甲,勒马疾停后从马上下来,在萧潜面前跪下道:宁王爷,北羽军已至城外,封将军有命,若无皇上口谕,北羽军不得进城。 端王微微一怔,正要说话,忽然又看见一人策马从萧潜的身后疾奔而来:王爷,李总管找到了! 竟是思青,李有德就坐在他马后,他翻身下马,将李有德一把拽下来,道:他就躲在明心殿后头,是苏统领先发现的,思青去明心殿寻您时刚好碰见他。 李有德怕得瑟瑟发抖,头发散乱,望着眼前乱成一团的皇宫,深知他侍奉了一辈子的主子大势已去,哭着道:先、先皇有旨,传位宁王!端王狼子野心,意图谋反,杀杀无赦! 萧潜!端王听完这话,霎时间气急败坏,双目通红地举起手中的刀道,我杀了你!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几章完结啦! 第45章 晋江独家 思青飞身向前,一脚将萧元齐踹出去老远。 他武功高强,力量强悍,萧元齐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这一脚石破天惊,立刻激起萧元齐手下众叛军的怒火,大家嘶喊着冲上来。 不过局势已定,一切都已经晚了。 禁卫军在听完李有德的话后,围上来护住萧潜。 皇宫外的镇远军叛军被朗宇带来的人镇压,甚至柏奉明带领的蓝老王爷旧部,在进京途中与西域王派来的奸细狭路相逢。 他们得了宣成帝默许后便蠢蠢欲动,在得知端王预谋造反后便打算潜入京城。经过这一场动乱,皇城一定正是守卫空缺之时,不论最后是谁登基,他们都打算趁乱行刺。 幸而投靠端王的镇远军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如萧潜所料不假,这些镇远军原都是唐家旧部。 因为一些遗留的问题,唐家曾经统领过一支戍边军队,后来尽数并入镇远军中,事后宣成帝对此不曾过问,才在镇远军中埋下隐患。 这支军队留不得,被萧潜虏获后尽数杀头。 罗将军引咎辞职,镇远军正式与北羽军合并,更名为玄甲军。 端王投降后,萧潜正式登基。 萧潜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以谋逆罪将前太子萧元华,端王萧元齐杀头。 舒妃与她肚子里的孩子则与宣成帝一起随葬。 因为先前已杀掉上千反叛军,登基后又杀掉了两位兄长和宣成帝的一名宠妃,举国上下议论纷纷,都说萧潜杀戮过重,是个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