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节 (第4/5页)
冒出颗红痣,个头不大,颜色倒是挺深,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手上破口流血了。 “不会是过敏了吧?”疑惑的摸了摸,发现那红点不痛不痒的,魏阳也没走心,放下手继续刷起牙来。 半个小时后,收拾停当,他抬脚向门外走去。此刻天色还灰蒙蒙的,街上除了摆摊卖早点的小贩和晨练的老头老太太们,根本没什么人烟,他的步速不慢,不一会就绕过芳林路的主街,往后面的小巷拐去。 由于城市规划,文化街的后巷也是同样的小二楼布局,是一排不太高的民房,不过古玩生意都讲究库存备货,这条后巷大多被临街的店铺盘了下来,成为临时仓库,也提供一些私下交易。站在一间青砖盖成的仿古小院门前,魏阳伸手拍了拍铜质的门环。 “谁啊!这么一大早的……”院里传来个不怎么开心的声音,像是起床气还没消。 魏阳笑道:“明哥,是我。” 门里停顿了片刻,像是终于反应过来敲门的是谁,一阵塑料拖鞋的踢啦声响起,大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了。来应门的是个小伙子,看起来年岁不大,留着个板寸,面庞黑瘦还有些尖嘴猴腮,就跟只皮猴似得,正是聚宝斋的二管家柳明,诨号黑皮。只见黑皮揉了揉眼角的眼屎,打了个招呼:“这么早来,又碰上大生意了?” “生意大小还要看有没有好货。”魏阳也不透底,抬脚走进了院门。 小院里面已经被改造成了仓库,大大小小的箱子堆放在一起,个别箱子没盖严,还能看到里面码放的玉石手串,这种手串店面里最少要卖到上千,然而现在就跟一堆破烂似得撂在院子里。黑皮也不在乎这些七零八碎的东西,一直走到最里面的货架才停下脚,一扬脖子:“喏,最近盘的法器都在那边了,看看需要什么样的。” 跟刚才那堆箱子不同,这个货架显然是经过打理的,不但放置的位置比较靠里,还在架上分门别类贴出了“佛器”、“四象”、“生肖”、“吉物”之类的标签,每样东西都端正的放在木盒中,看起来就上了一个档次。 魏阳也不废话,直接打开“四象”那栏里的几个盒子。所谓四象自然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乃是风水最基础的元素之一,然而由于四象比较“纯烈”,在行话里讲就是对于气运影响太大,因此除了作为布置风水局的法器外,基本没人会把它们当成是普通摆件放在家中。聚宝斋本来就是做古董生意的,也是各类“开光”物品的集散地,当然也有不少四象形器,然而魏阳打眼一看就摇了摇头:“这些要不上价,还有更上档次点的吗?” “这都看不上眼?”黑皮有些咋舌,“这次的四象法器成色很不错啊,尤其是那几只铜龟,已经算的上精品了。” “铜龟已经用了一只,不好再用类似的。”魏阳想了想,反问道,“玉器呢?有没有成色比较好的。” “唉,你别说,还真有样东西。”黑皮一拍脑袋,想起了什么,转身朝侧屋喊了一声,“七叔,阿阳来看货了,能带他进去瞅两眼吗?” 过了半天屋里也没回声,黑皮一撇嘴:“估计又在刻东西,跟我来吧。” 隔壁是一间密闭的工作室,推开房门就见里面亮着瓦数很高的白炽灯,一个老头正俯在工作台上,面前摆着一小截根雕,不知在捣鼓些什么。黑皮解释了一句:“刚盘回来的老槐根,老头子就上瘾了,不用理他。” 魏阳显然也很了解七叔的脾气,径直跟着黑皮来到了里面的小间。里间的安全等级显然又高了一重,黑皮对着密码锁扭了好半天才打开了铁皮柜,从里面捧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木匣。 “看看这个怎么样?”略带得色的挑了挑眉,黑皮打开了盒盖,只见一抹莹润玉色展露在面前。 作者有话要说: 生意下处:旧社会专门提供给江湖生意人的旅店,普通人进来都是“人满了,没房间”,而江湖人进来就算是没房也能给安置下来,这种店里规矩也很大,也只有住过生意下处,甚至经常住生意下处的人,才能算是个老江湖,懂得一些别人不知道的江湖规矩。 ☆、水书 看清楚盒里装的东西,魏阳眼中顿时一亮:“玉莲台?” 盒子正中摆放的正是一尊玉石雕琢的莲花台。所谓莲台,有佛道两种说法,一者是佛家的九品莲台,一者是道家的十二品莲台,都是传说中供奉那些菩萨老祖们乘坐的,也算是“红莲白藕青荷叶,儒门释户道相通”的实症之一。只是这东西名头大得很,但是往往都跟佛、道两派的雕像、图画牵扯在一起,很少有这样单独做出来的器型。 而盒子里这座莲台就不同了,乃是由一块带着暗青色石皮的玉石雕琢成型,直径大约十五厘米,共分上下两层,底层厚重的石皮被雕刻成一圈荷花,曼妙的舒展开来,内层的莲心则由青白两色的玉石相交而成,这种不匀称的配色向来是玉雕大忌,但是巧妙的刀工和布局却抵消了不协调感,寥寥几刀就把淡青色的玉痕变作一朵木芙蓉,莲心绽花,可称得上匠心独具,更难得的是这座莲台还有些包浆和雾蒙蒙的白色水沁,看起来很有年代质感。 把玉莲台拿在手中上下把玩了一番,就连魏阳都不得不赞道:“好东西!这玩意多少钱?” 黑皮嘿嘿一笑:“优惠价,20万!” 听到这话,魏阳似笑非笑的一挑眉:“成本2万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