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91) (第3/3页)
多人,这几年都在小别墅过年。她喜欢热闹折腾,一高兴,买了一车尾箱的烟花说给张贝儿玩。 张贝儿哪里敢玩,只能靠张江洋点给她看,烟花轰轰地往上发射,张贝儿兴奋得跑来跑去,贺昭和易时也坐在院子里看。 贺昭看着看着,扭头盯着易时看,也不说话就笑着看他。 易时以为贺昭想亲他,在毫无遮蔽的院子里,低头跟他简单碰了碰。 贺昭凑近他,压低声音说:你看那儿! 易时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院子一角被外公外婆开垦出来种地,搭了一个小棚子,藤蔓垂下几个丝瓜。 公公!我想喝鲫鱼丝瓜汤!贺昭对着外公外婆喊。 外公外婆和林佩玲、张鹏他们坐在一起打麻将,外公有点儿耳背,又迎着烟花升空的声响,只听见公公两个字,问:什么? 于是,贺昭换了个人喊:姥姥!我想喝鲫鱼丝瓜汤! 外婆听见了,笑着说:行啊,明天让你公公给你做。 做什么?外公问。 碰,他想喝鲫鱼丝瓜汤,外婆说,看上你那两根老丝瓜了。 外公外婆在这儿住的时间很少,小姨忙,他们也更愿意在养老院待着。贺昭去过几次那家养老院,环境还不错,外公外婆住了个单独的小院,一群老头老太太在一起热热闹闹气氛很好。 这些蔬菜瓜果都是随便种着玩儿,反正外公外婆见不得有空地,总是忍不住种点什么。定期来打扫卫生的阿姨经常会帮忙浇个水施个肥,外婆让她看见什么新鲜的蔬果瓜尽管摘了拿回家,那位阿姨便把这一片地当成自家菜地一样打理得井井有条。 怎么突然想喝鲫鱼丝瓜汤了?外公自己碎碎念,不需要人回答,鲫鱼丝瓜汤好,有营养,喝了对身体好,明天就煮鲫鱼丝瓜汤。 你说,马婆婆那丝瓜还在不在啊?贺昭问。 带着冷意的风吹过,贺昭弯了弯眼睛,一副很惬意的样子。 在不在都不要紧,易时慢慢地说,我会记得。 你记丝瓜干嘛?贺昭的眼睛映着半空绽放的光斑转向他,似乎在调侃,又似乎在等他的回答。 因为有个人躲在丝瓜下哭。易时轻轻刮他鼻子。 才没哭。贺昭说。 易时说:是没哭,也差不多了。 你当时是不是觉得我很可怜啊?贺昭问。 易时不知道想到什么,揉了一下他的后脑勺:我当时在想,这个人不应该这样难过。 贺昭笑了一下,揉了揉鼻子:只有傻子才会天天傻乐。 你不傻?易时问。 你才傻。贺昭回嘴。 砰砰!烟花连发地升空,盛开、滑落。 发明烟花的人也太浪漫了,像星河爆炸。贺昭仰着头惊叹。 易时看着贺昭,似乎整片星河都降落在他的眼睛里,定定看了几秒,缓慢地说:确实。 第109章 路灯 春节也就那几天,也只有春节那几天分散在各地的亲朋好友能好好地聚齐。 生活节奏太快,大家都习惯了匆匆一聚,再各奔前程。 大年初四,贺昭和易时从外公外婆家回来,赶着晚上的同学聚会。 聚会定在六中后门附近的烧烤佬烧烤店,他们以前就经常来这一家,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一家位置深一点儿,人没那么多。谁也没想到这条美食街的店换了一波又一波,这一家原本不起眼烧烤店居然撑了这么多年,还越做越好了。 贺昭推开包厢的门,满桌子谈笑风生的人齐刷刷看了过来。 哟,这么隆重,还行注目礼?贺昭开玩笑。 他知道他们看向的是易时,他和这一群人差不多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聚上一次,但易时已经有三四年没有参加过聚会了。 这一群人或多或少都有了改变,分散在不同行业有了或大或小的建树,可只要聚在一起,就嘻嘻哈哈个没完没了,似乎永远16、17岁,玩心未泯。 左芮和罗浩自觉地分开两个位置,让他们过来坐。 就等你们了,贺昭,你怎么老是迟到?时间观念到哪去了?这么多年还没长进。杜仕杰扶着眼镜说。 杜仕杰从师范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老师,这几年身上的教育气息愈发浓重,贺昭总觉得他就差把教导主任四个大字插在头顶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伏案劳作太辛苦,胖了一点儿,发际线后缩得有点儿严重,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沧桑成熟好几岁,看起来和教导主任更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