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节 (第3/3页)
了霸住功劳才不让她把话往外说的,而是怕她这话说出去为自己招祸。 陈青吩咐完就离开了,朝着衙门后门而去,显然是想给县令提个醒。 衙内的仵作正在跟县令汇报死者伤势,县令听毕,正打算定罪,忽然过来一个官差过来小声在县令耳边嘀咕了几句,县令道,“此案还有蹊跷之处,暂停审问,听候发落!” 众人都没回过神来,不知明明已经认罪的案件为何不速判,却也不敢乱说话,等着县令关了衙门的大门众人才散去。 楚芸呼出一口气来,拍了拍胸脯,“可真是够吓人的。”又转头问楚蝉,神色兴奋,“阿蝉,你说为何县令大人还说此案有蹊跷?我瞧着就是葛老做下的。” 两人一边朝着推车那边走去,楚蝉笑眯眯回道,“我哪儿晓得,许是县令大人察觉出不对劲的地方来了。” 楚蝉说罢,心中忽然升起怪异,总觉被人偷窥似的,回头朝着来源看去,只见衙门正对面那巷子口露出半辆马车来,露出紫檀色的丝绸帷幕窗帘子来,她站定,半垂眼睑看了那马车一眼。 楚芸也跟着回头,很茫然,“阿蝉,你在瞧什么?” 楚蝉回头,笑道,“没什么,咱们快些回去吧,今儿弄好吃的给你。” 楚芸立刻欢喜道,“好哇,好哇,做什么好吃的?” 楚蝉笑道,“枣泥糕吧。”家中如今不缺银钱,大兄二兄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娘身子也不大好,买些红枣做些糕来吃,补血养气最好了。 楚芸吞口水,一听就很美味的样子。 ~~~~~~~~ 衙门正对面的巷子口的马车上,一少年粗硌的声音响起,“大兄,那小儿竟察觉我们再瞧她?好敏锐的感官,不过这小儿看着似乎有点眼熟……” 这马车里做着两位身穿绸衣的公子,年长的约莫十五六的模样,年幼的也有十岁左右,年幼公子正是方才说话之人,声音如公鸭嗓一般,显然是在换声期。唤楚蝉小儿,自己却也是个小儿。 两人长的有几分相似,年长的却更让人惊艳,模样俊美无双,一头黑发用根玉簪束在头顶,一双桃花眼最为出色,这样望去犹如一汪深潭,见不到底,也让人瞧不出什么。 是的,这俊美公子看着虽不冷,可却也让人瞧不出什么情绪来,淡淡的似一汪深谭。 俊美公子如玉般的手指在旁边的案上敲了一下,“让车夫离开吧。”声音和小公子的完全不同,似冰玉相击,优雅动听。 那小公子显然还在回想楚蝉,忽恍然大悟,猛地看向俊美公子,似笑非笑,“大兄,我想起来了,我想起什么地方见过那小儿了!” ☆、第11章 俊美公子一双桃花眼终于落在这小公子身上,眼波未动,优雅的身姿也是未曾变化分毫。那小公子嬉笑道,“大兄,这小儿不就是当年我们从乡下去邺城时,路经垵口县去讨要一口水喝,这小儿可是大言不惭说看上你,让你留在她家做上门婿的?” “皮痒了?”俊美公子终于开口,袅袅余音,神色还是未变分毫。 小公子哈哈大笑。 这两位尊贵公子是邺城卫家的大公子和三公子,两人都是卫家正房凤氏所出,凤氏生下三公子后重病,被卫父送去乡下调养身子,那时大公子不过五六岁模样,坚持要带着阿弟一块跟去,卫父无法,只得允下。 九年后,凤氏过世,卫父得知这大儿聪慧了得,便写了书信让两人回了邺城。 小公子回想来,路过垵口县的时候,两人歇脚,吃了干粮有些口渴,于是找了户人家讨碗水喝。不想那小儿瞧见大兄容貌竟是惊呆了,醒悟过来还调戏起大兄,非说她看上大兄,让大兄留在她们家做上门婿。 大兄只说了个不字。 那小儿却是恼羞成怒,出口羞辱大兄,他到现在还记得那小儿说的什么话,“瞧你这穿着打扮的,怕也就是庶民,不过是模样俊了些,看上你是你的荣幸!你到底肯不肯留下!” 大兄也不恼,还是一个不字。 那小儿又是好一通羞辱,最后连水也不肯给他们喝,就把他们给赶走了,不想这会儿竟遇见了,真是冤家路窄。 不过这小儿变化似乎挺大,不是容貌上的变化,是气质,方才瞧见她竟没认出来,一般敢对大兄无礼的人,他会记得很牢的。 两位卫家公子,长兄名卫珩,字拙成,回到邺城后也是名声大噪,又俊美风流,得了一个公子拙成的尊称。 三公子名卫钬,性子较为随和一些,回去邺城短短一年,也结交到不少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