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节 (第3/3页)
子,然后自觉地下去领十个板子。 差点没把王德给吓死。 王德颤颤巍巍地道:“大家,老奴年老体衰,可经不起您这玩笑啊……” 太宗一本正经地说:“朕没和你开玩笑啊。” 王德这才意识到,前段时间被前朝风波搞得压力山大的陛下,这是在拿他开涮,放松心情呢。 等欣赏够了王德的表情,太宗方笑道:“你放心,不真打,就做做样子。回头给你三天假,让你那些徒子徒孙好好的孝敬你。” 王德这才小心翼翼地帮太宗烧了一半的胡子。下午太宗就顶着这副狼狈样子见了几个大臣,等他有了人证之后,晚上就让人把胡子给剃了。毕竟一国之君,顶着半边被烧焦的胡子,实在太过滑稽。 没了胡须的太宗,好像一下子年轻了七八岁。他得意地照着镜子,整个人都变得精神奕奕的。 徐慧在旁发笑,中年男人的心事,她实在不懂。不过是显得嫩了一点而已,至于这么高兴嘛? 他还真就是至于,夜里抱着她细细密密地亲,直叫徐慧后悔自己的提议,这下子可是更方便他随着性子行事了。 心情很好的太宗很快下了旨意,为徐慧的妹妹徐颖赐婚。消息立即在前朝后宫里传开,一时间就连掖庭里洒扫的宫女,都知道徐充容的妹妹才名远扬,被太子礼聘为良娣的消息了。 这件事当然也没能瞒过居于后宫一隅的武才人。晋王李治成功登上太子之位,可见她当初的眼光有多长远。只可惜这些年来由于太宗厌恶的缘故,她和晋王几乎都没有什么交集了。就算李治将来顺利登基,他还能记得她这个无子又无宠的武才人吗? 武媚娘根本就没这个信心。 但比起现在毫无盼头的日子,若是新帝登基,她好歹有一丝希望。 沉寂已久的武才人,多多少少有些期望新朝的到来。 她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了。 改朝换代的前提是皇帝的禅位,或者驾崩。太宗对太子治尚且不放心,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手? 所以不等到太宗驾崩,她可能永远都没有机会上位。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太多这般怨毒的诅咒,入冬之际,太宗当真生了一场大病。 说是大病,也不尽然。太医们都说,这只是普通的风寒。只是陛下先前忧思过虑,损及心脉,这才会病得一发不可收拾。 时人长寿者罕有,年过半百已属不易。甘露殿上下皆惊慌起来,生怕太宗会有个闪失。 韦贵妃探病出来,迅速将消息封锁起来。除了甘露殿伺候的宫人,旁人一概不知陛下的病情,就连太子都不例外。 对于韦贵妃的做法,徐慧是支持的。谁都不知道陛下的病什么时候能好,为了防止旁人有不臣之心,必须将他的病情瞒住。 不过经历魏王之事以后,对于韦贵妃,徐慧虽信任,但也不敢全然信任。杨淑妃来探病时,她也请人进来,并暗示她注意韦贵妃的动作。 杨淑妃倒不指望让自己那个老实儿子谋逆篡位,但若韦贵妃的儿子有这个心思,绝对不行。她肃声表示明白,替徐慧盯着韦贵妃的一举一动。好在韦贵妃并不是个太过野心勃勃之人,并不见有何异常。 太宗见徐慧这样操劳,又要照顾他又要操心外面的事情,又是感动又是好笑地拉住她的手,低低道:“朕如何就病到那个地步了,要你这样小心翼翼地周旋?” 徐慧一只手被他拉着,另一只手里拿着半湿的帕子在他脸上擦着,淡淡地说:“有备无患。” “你向来谨慎。”太宗含笑赞了这么一句。沉默许久,他突然道:“若朕当真有何不测……慧儿,你还年轻,又没有子嗣,该怎么办。” 徐慧最不爱听他这么说,将帕子一摔,不理他了。 太宗却仍在想,甚至提出一个大胆的主意,“不如朕临终前,把你托付给雉奴……你们姐妹互相帮衬,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差,总比去感业寺出家为尼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