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节 (第3/3页)
不着特意去使坏,只要由着她们自己作死,没几天就会丢掉小命。 新晋妃嫔们甫一进宫,就先被领去拜见后宫四妃。自打去岁文德皇后病逝之后,后宫便由身为正一品夫人的四妃把持,其中又以贵妃韦氏为尊。 韦氏出身高贵,正所谓“帝城之南,少陵之陌,青青长松,韦氏之宅”,其家族显赫,可见一斑。更有俚语云:“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故而韦贵妃虽是再嫁之身,却十分得太宗倚重。此外她还有一个堂姐妹在宫中,亦为再嫁,被太宗封为昭容。 韦贵妃衣着华丽,沉稳端庄,眉眼间自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势,令人不敢逼视。 韦贵妃之下,乃是隋炀帝女杨淑妃。淑妃乃是皇家公主出身,气质高贵。她保养的极好,肤白细腻,兼之面目和善,令人不由心生好感。 与韦贵妃和杨淑妃相比之下,阴德妃、燕贤妃就显得平庸了许多。常有年轻的御妻、宫人不将阴德妃与燕贤妃放在眼中。 徐慧却不以为然。四妃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后妃中脱颖而出,位列正一品,想必都有些过人之处。不说旁的,起码四妃皆生有子嗣,并且抚育成人。在宫中想要怀孕,已是难事,能够平安将孩子生下来,十分不容易,至于能把皇嗣平安养大,那便更是难上加难了。 若不是万不得已,这四位大前辈,谁都不能得罪。 代表四妃对新晋妃嫔训话的,自然是如今的后宫之首韦贵妃。韦贵妃的年纪不小了,在后宫行走靠的早已不是陛下的宠爱。她看着这些娇艳的少女,就像看着一群小孩子一般,颇有几分长辈的意味。倒也没说什么特别的,无非是要她们谨言慎行、恪守宫规。 新人们齐声应下,又向四妃行了大礼,这便先行告退了。 这群莺莺燕燕退下之后,大殿里立即显得空旷了许多。杨淑妃率先笑吟吟开口,“这些孩子可真年轻,瞧着她们,我就觉着自己老了。” “淑妃姐姐这是哪里的话。”燕贤妃巴结道:“后宫谁人不知淑妃娘娘容颜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可当真叫人羡慕得很呐!” “好了好了,你就不要拿我来取笑。”杨淑妃话虽这么说,眼底却多了丝笑意。 韦贵妃无意看她们两个一唱一和,起身道:“本宫还有些琐事要处理,就不陪妹妹们谈天了。” 阴德妃忙跟着起来,“我也先回去了,正好和贵妃娘娘一路。” 杨淑妃颔首道:“两位姐姐慢走。”却不起身相送,倒是燕贤妃站了起来。 好在韦贵妃并未计较,含笑点了点头,便与阴德妃相携离去。 等韦贵妃走远了,杨淑妃笑着拉了燕贤妃一把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般谨小慎微。都是一样的正一品妃,偏生你总把自己的身段儿放低,由不得人家踩你一头。” 燕贤妃笑笑,毫不介怀的样子,“小心谨慎了一辈子,早已经习惯了。今日见到那些花儿一样的少女们,恍然才发觉竟然已经过去那么久了。” 杨淑妃回忆了番,徐徐道:“这批新人里头,倒是有几人值得注意。” “姐姐是说那个武才人?”武照艳光夺目,在人群里总是第一眼就叫人留意到。 杨淑妃点点头,却又摇摇头,“武氏样貌虽美,却不是陛下所喜的那类美人。” 燕贤妃细细一想,是这么个理儿。太宗喜欢的,是长孙皇后那般温婉贤淑、端庄秀气的女子。武氏神色灵动,眼梢上挑,一看便是个有主意的,估摸着入不了陛下的心。 “姐姐说的是,陛下喜欢的,可是您这样高贵矜持的美人,那武才人不足为惧。”燕贤妃笑道。 “你这张嘴呀……”杨淑妃笑着指着燕贤妃的嘴巴,摇了摇头,一副拿她没办法的样子。 燕贤妃也笑,“姐姐说值得注意的有几人,不知除了这武氏,还有谁人值得在意?” 提起正事,杨淑妃肃容道:“萧氏出身显贵,还和韦贵妃沾着亲带着故。不过瞧着神色浮夸,并无什么亮眼之处,估摸着走不长远。” “姐姐向来看人精准。” 杨淑妃含嗔看她一眼,又道:“还有那个才人徐慧,年纪虽小,却是陛下亲自诏进宫的。听说她才华横溢,贤名远扬,颇有当年长孙皇后的气度。” “不会吧?”燕贤妃细细回忆一番,在她的印象中,那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徐慧不过是一个还未长成的小丫头,有杨淑妃说的这么厉害? 杨淑妃淡淡笑道:“你方才还说我看人精准,这会儿怎的又不信了?瞧着吧,这丫头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