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抚恤标准 (第1/2页)
一个伤兵,战死和伤残的抚恤平均得两百贯,等于太平年景一个市民阶层不吃不喝二十年的收入。 十个士兵就是两千贯抚恤金,一百个就是两万贯,一千个就是二十万贯,即200000000,两亿文钱。 两亿文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亿钱能在汉灵帝那里买到个太守职位,两亿就能买两个太守。 死一千士卒,就得两亿钱,一计算出是两亿这个数字,李孟羲头有点发懵。 好像……一不小心,把抚恤定的太高了吧…… 最初的抚恤金,李孟羲是这样算的,按汉末的收入水平,一个高收入的市民阶级,年收入最多可达十贯钱。 士兵为刘玄德打仗,战死沙场,刘玄德赔付其双亲生养十六年之恩,即是一百六十贯。 战死抚恤是李孟羲提的,是刘备同意了的。 不知刘备数学好不好,有没有算过军中钱财还可支付抚恤多久。 当初涿郡招兵,本地土豪张飞多有家资,散尽家财招募乡勇,一个乡勇给的安家费是五十贯。 因为这五十贯很多了,所以张飞认为钱花了这么多,乡勇就是他张翼德的私产,看谁不顺眼,动辄打骂,乡勇们有苦不敢言。 一百六十贯好像多了点,好像给不起了。 而五十贯,好像还行…… 战死抚恤刚没定下多久,就立刻下调抚恤,朝令夕改,是对统帅信誉的损伤。 三人见李孟羲眉头紧锁,一副沉思模样,都静静的不去打搅他。 身居高位,有一点儿疏忽没能料到,后续就能引起大的动荡。 因为没有估计好伤亡递增的速度,会造成巨大的财政危机。 李孟羲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于是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把问题说给刘备。 “二十万贯。”刘备沉思片刻,“孟羲不必忧虑,钱财暂时无忧。” 刘备宽慰到。 虽然刘备这么说了,李孟羲心里依然没底,那可是二十万贯啊…… 李孟羲再问军中有现钱多少。 “现钱四十五车,七万余贯,丝绸锦帛等财货,三十余车。”刘备答。 七万贯……现钱竟然这么多,李孟羲诧异。 刘备军征讨黄巾,不可能带那么钱的,这么多钱财货物,全是打黄巾之后缴获的。 黄巾攻城克府,各地搜刮的钱财累积起来有这么多,好像也正常。 钱财暂时不是问题了,李孟羲眉头稍展。 伤残抚恤也商量的差不多了,李孟羲还是带着来自前世根深蒂固的观念,深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抚恤标准定下了,那么到底合不合适呢,李孟羲决定检验一下。 检验不能真的去找一个士兵,去把人家腿砍了拉过来,然后再让军医评判伤情,核定伤残等级,然后划定抚恤金额。 “若一人,一目为弩箭所伤,右手断一中指,左手手掌齐腕而断,抚恤为多少?”李孟羲问。 刘备三人各细算了一下,“四十三贯。”刘备答。 李孟羲算的也是这么多,三人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