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携行具研发组(二) (第2/2页)
涂了桐油的破帐篷,比丝绸重要的多。 怕一次做不好,把破帐篷上的帆布浪费了,所以先让绣娘拿丝绸练手。 拿丝绸练手,练手…… 柳氏抱着一匹华贵的丝绸,一步一回头,心情复杂的回去了。 当回到妇孺营,妇人们一眼就看到了丝绸。 乡间农妇,哪里见到过这么好的料子,喜欢的这个摸摸那个摸摸。 有妇人问,人家给这料子干嘛的。 “那小哥说,缝个袋子,装被子。” “吆,怕不是装缎子被?” 柳氏想到被乡勇们盖的乌漆麻黑的脏被子,顿时为这匹丝绸感到可惜。 “不是装缎子,就是被子,麻布被。” 从没见过这种事,柳氏抱着怀里的丝绸,生怕别人给抢走了。丝绸细腻的手感,让柳氏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这么好的一匹丝绸,人家就这么直接给自己了,连问都不问。 柳氏有种错觉,那个给自己丝绸的小哥儿,更在乎剪刀一点,再三嘱咐,别把剪刀弄丢了,不好找。 这是什么事啊。 总之,归属木匠营麾下,为制作携行具而临时组建的第二研发小组,成立。 人员只有两个半,半个是还有其他事要忙的匠营副官鲁犁,一个驼背眼花耳聋没牙的编筐老人,还有一个年轻漂亮的绣娘。 编筐老人走的实在是慢,晃晃悠悠的,跟不上木匠营的车队。 鲁犁大发好心,让老人挤在一辆木匠营做活的车上,在车上跟着走吧。 编筐老人一到车上,张着无牙的嘴巴朝木匠们笑了笑,然后解下背后的树枝,开始自顾自的编筐子了。 “老叔,别编筐了,编篓子,方的篓子。” 一旁的鲁犁忍不住提醒。 老人听从命令,开始拿树枝编篓子了。 鲁犁看这老眼昏花的老爷子,忍不住再次提醒,“老叔,篓子得是大篓子,得放的下被褥,放的下弓弩,大概……这么大。” 鲁犁大致用手比划了一下篓子大小。 至少,篓子得能放得下弓箭吧?横着放不下,竖着得能放下吧。 事情吩咐了下去,鲁犁也开始忙碌着携行具的事了。 作为一个木匠,木匠的本职让鲁犁更倾向于从木工角度思考携行具的结构。 既然是背东西,所有东西绑一起,然后背。 有篓子,有稿席,至少两大部分。 只有绳子绑可不行。 鲁犁想到,是否可以用一个架子,把被子什么的,夹着,然后背起之后,用绳子绑在肩上呢? 尽管,李孟羲不擅长设计东西,也不知道好用的携行具该怎么做,义军现在也无良才可用,但是,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 凡人的智慧,同样可以成事。 携行具开始慢慢制作起来了。 诸事繁杂,不管杂事有多少,但是有一点,所有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好一点,不会成为强军精兵,再好一点,依然不会成为精兵。 但总会有一天,量变会引起质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