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节 (第2/4页)
彩斑斓、充满艺术气息和个性的海报都张贴了出来,这是即将在五一前夕开展各种活动的通知公告。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文学系排练的着名话剧《日出》,文学系着名才子韩晓军改编导演,医学系系花童檬担任女主角,非常吸睛。 ??当然,历史系也要准备自己的节目,为此大家抓了赵丽芳的壮丁,理由是赵丽芳曾经当过小学音乐教师——拜那次大字报事件所赐,赵丽芳的履历几乎人人皆知了。 ??只上过两个月班、排练过一次集体合唱的小学音乐教师无奈地接下了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显然音乐教师并没有把自己全部能耐都抖露出来的意图,而历史系一众沉迷资料室和自习室的同学们也没有把这次五一表演当成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大家一致同意合唱一首歌曲,能够过关就行。 ??与历史系这种只求过关的态度截然不同,文学系单独公演的《日出》因其精致用心,在未名湖畔大舞台上一上演,就受到了极大的好评。尤其是童檬出演的女主角陈白露,热烈活泼中夹杂着靡丽的颓丧,一出场就惊艳四座。 ??赵丽芳也被同学拉去观看,看着童檬在演出结束后一次次出来谢幕,被雷鸣一般的掌声包围,和在原着中描述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 ??赵丽芳站在后排,和大家一起鼓掌,目光却不由投向舞台前方正中座位的方向。那里是京大校领导和历届优秀校友们的座位,在原文里,男主韩轩阳就是以京大附中毕业生、韩家代表的身份坐在第一排,在童檬谢幕之后与她相拥,初次对外公开彼此关系的。 ??因为角度问题,赵丽芳无法确定韩轩阳这次是不是也在前排,但是直到最后散场离开,也没有看见男女主深情相拥这一经典场景。 ??赵丽芳和何玲玲、曹晓燕一起返回宿舍,正好碰见贾建洲和易楠两个人也走过来,五个人聊着天回去。 ??贾建洲今天有点活跃,一直在跟曹晓燕讨论今天的表演。易楠倒是和平时一样,双手抄着口袋不怎么样说话。 ??赵丽芳已经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学习节奏。随着天气变暖,每天早晨起床后她都会在未名湖畔跑上几圈,然后找个比较安静的角落对着湖水练习英语和俄语,背诵专业知识。 ??在课程知识掌握之后,她的精力都花在了写作改革史的论文上。 ??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冲破了过去的思想束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此之后不久,赵丽芳花了几个月培养的成果也终于成熟,她打磨出了一篇名为《中国史是一部改革史》的三千字论文,首先拿给了纪老师看。 ??这篇论文首先分析中国古代历史,指出中国历史的发展,处处离不开改革二字。在定下基调之后,就开始分析,历史上的改革有成有败,成功的改革和失败的改革可能各有不同具体原因,但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能否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需求,是否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第一位。 ??赵丽芳将这个时代最流行的主流政治词汇和思想作为包装,把这篇论文的意图非常明显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那就是以古喻今,认为当今的中国也需要一次改革,要将已经不适应时代需求的生产制度改革成更适应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生产制度,这也是人民群众的要求,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大势所趋。 ??纪老师戴着自己的老花镜,一边看论文,一边时不时地从老花镜上方瞄赵丽芳几眼。 ??“你这是又想上《rm日报》啊?”他看完论文,摘下眼镜,调侃地问赵丽芳。 ??赵丽芳笑了:“那我就姑且把纪老师这句话当成对我的夸奖了。” ??纪老师帮她修改了几处小错误,然后把论文交还给她:“我建议你还是再去给安老师看看。”安老师负责思想政治方面,比他懂行,“如果安老师没有什么提议的话,你可以回来找我,我帮你推荐发表。” ??虽然文笔和思路有些稚嫩,但是格局高度都够了。别的地方不说,发表在《京大学报》文史版绝对没问题。 ??赵丽芳去找安老师,安老师一看见她就乐了:“你这来的还挺巧。”他把桌子上一本杂志拿给赵丽芳看,“《六月》的样刊出来了,刚给我拿了两本,我还没叫你呢,你自己就来了。” ??赵丽芳惊喜地接过杂志,看见杂志